目前智能站牌的市场渗透率如何?
2025-04-12
文章详情

       智能站牌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,其市场渗透率反映了公交智能化发展的程度。虽暂无全国统一的精准数据,但从各地建设情况及行业趋势可一探究竟。

17.jpg

       从地域来看,一线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智能站牌的渗透率相对较高。在深圳,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先锋,智能站牌已广泛分布于城市的主要公交站点。据不完全统计,其核心区域如福田、南山等,智能站牌的覆盖率可能已超过 70%。这些区域人口密集、交通流量大,对智能交通的需求迫切,政府也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推动智能站牌的建设。上海同样不逊色,在市区主要公交线路上,智能站牌随处可见,为市民提供公交实时到站信息、天气、新闻等多元化服务,渗透率也处于较高水平。

19.jpg

       二线城市中,一些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地区,智能站牌的发展也较为迅速。例如杭州,凭借其在互联网技术方面的优势,大力推广智能公交系统,智能站牌在主要城区的渗透率不断提升,预计已达到 40% - 50%。而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或城市规模较小的地区,智能站牌的渗透率则较低。部分三四线城市可能仅有少数主要站点配备了智能站牌,整体渗透率可能在 10% - 20%,甚至更低。在一些县城,公交系统本身不够发达,智能站牌更是少见,很多公交站点依然是传统的纸质或简单的金属站牌。

21.jpg

       从应用场景角度,城市的商业中心、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,智能站牌的渗透率明显高于其他区域。以北京为例,在诸如国贸、北京南站等商业活动频繁、人流量大的地区,智能站牌已成为标配,能够满足大量市民和游客对公交信息快速获取的需求,渗透率接近 100%。而在一些相对偏远的社区、城郊结合部,由于客流量相对较小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等原因,智能站牌的覆盖程度较低,可能只有部分公交线路的站点设置了智能站牌。

20.jpg

       市场渗透率受多种因素制约。资金投入是一大关键因素,智能站牌的采购、安装、维护成本较高,对于财政紧张的地区而言,大规模推广存在困难。部分地区的公交站牌由广告公司以广告权出让收益安装,若广告收益不佳,也会影响智能站牌的建设进度。技术水平也不容忽视,智能站牌依赖先进的通信、定位、数据处理等技术,一些技术条件落后的地区难以有效支持智能站牌的稳定运行。另外,不同地区对公交智能化的重视程度和规划不同,也导致智能站牌的建设步伐参差不齐。

16.jpg

       总体而言,目前我国智能站牌的市场渗透率呈现出地域不均衡、场景差异大的特点。一线城市和重点区域渗透率较高,而众多三四线城市及非核心区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。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、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公共交通智能化重视程度的提高,智能站牌的市场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,为更多市民带来便捷的出行体验 。




133-1642-1116

(工作日 7×24)